发新话题
打印

“匠心独运 开宗立派”--《冰雪画派》刍议

“匠心独运 开宗立派”--《冰雪画派》刍议

“匠 心 独 运 开 宗 立 派”

--《冰雪画派》刍议

滴水草堂书画网 (http://www.dsct.cn)

滴水草堂画廊 (http://www.dscthl.cn) 赵立军编辑


  冰雪画派是发源于黑龙江的中国艺术流派,是由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建的。冰雪画派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画坛形成的一个新兴艺术流派,也是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冰雪画派形成的缘由是因之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历经数十年,另起炉灶,独辟蹊径,创建了一整套冷文化美学思想和以矾墨为主要艺术语言方式的冰雪山水画新技法、新笔墨,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为中国画发展增添了新的审美内涵。在冰雪画艺术感召和影响下,东北三省乃至全国形成了一批以于志学为中心、以表现冰雪大自然、揭示冰雪冷文化内涵为主体的画家集群。在此基础上,黑龙江和吉林等省市相继成立冰雪画会,冰雪画创作活动如火如荼展开,从地区影响到全国,逐渐形成了冰雪画派。从 2007年开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相继开办于志学冰雪画工作室研究生课程班,冰雪画教学正式纳入学院式中国画教学体制,使冰雪画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回顾冰雪画派走过的历程,它的命运已和北方“冷文化”紧密连接在一起,成为由北方辐射到全国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冰雪画派走过25年之际,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冰雪画派》上下集一书,是近年来冰雪画派研究成果的一个汇集。该书侧重文献性梳理,展示出迄今为止冰雪画派发展的全貌,对研究冰雪画派产生、发展以及与地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艺术特色和冰雪画派发展的艺术规律和艺术轨迹,是非常必要和大有裨益的。
   一、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精神的彰显
  冰雪画派这一冷文化艺术流派的源头,起源于黑龙江流域文明。黑龙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摇篮之一,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白山黑水是黑龙江流域的重要特征代表,是黑土地域文化的根脉。从远古文明开始,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人们,在黑土地域这种特殊的地貌和气候环境影响下,以北方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创建了源远流长的黑龙江流域文明。冰雪画派能够产生在黑龙江不是偶然因素。在历史上黑龙江流域文明哺育了东胡、肃慎、鲜卑、女真、满族,从白山黑水走出,入主中原,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北魏、辽、金、元、清五大帝国王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如脍炙人口的、达到中国历史最高峰的北魏石窟艺术,就是由1600年前从大兴安岭嘎仙洞走出的鲜卑人创造的,在石窟造像方面曾达到最灿烂、最辉煌的艺术成就。
  冰雪画派能够诞生在黑土地上,是由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地域环境和时代需求所决定的。虽然考古学家已经验证辽阔的黑龙江流域文明从史前时期就有,但由于东北的黑龙江地处塞外高寒地带,又备受西伯利亚寒冷气候的影响,传统汉文化积淀较黄河摇篮里孕育出来的黄河流域中华文明要薄弱很多,塞外文化主要以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富有浓郁莽荒气息和神秘宗教色彩的民族地方特色为主。近代以来,还有与民族灾难、荣辱连在一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塞外艺术家区域意识开始觉醒,立志创建北方绘画风格。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中国培养的首批美术院校的大学生落户北国及大批南方的知识分子北上,把南方文化、中原文化传播到北方,使塞外文化逐渐开始活跃起来。黑土地艺术家渐渐为塞外没有自己独特的汉文化艺术样式而不甘,渴望能够寻找到一种表现黑土地特征和精神的绘画手段和语言。第一代人以画家王仙圃为代表,他终身致力于对北方绘画精神和风格的探索,但抱憾而去。上世纪60年代初,东北画家于志学,在地域风情的影响与中外艺术的启蒙下,由地域意识引发文化自觉,从60年代开始坚持不懈地执著探求,经过“文革”的苦闷和等待,在“文革”刚刚结束拨乱反正后,这股被压抑的激情便不可阻挡地爆发出来。由此,以表现北方地域为特征的冰雪山水画破土而出。冰雪山水画一出现,那耳目一新的绘画风格和雄浑博大的北国气息立即引起了社会的注意,并涌现了一批冰雪山水画的追随者。这是北方画家长久以来经过苦闷徘徊、太久等待后迎来的希望曙光,是他们渴望自强不息、创造黑土地画风的一致共鸣和呼声。冰雪画派在黑龙江诞生后,其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很快在以黑龙江为主的东北三省和全国各地得到更多画家的响应,历经二十五年,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方兴未艾,在全国的画坛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如同当年的塞外人走出白山黑水,入主中原,建立朝权,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发挥了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样,今日的冰雪画派同样以积极进取和开拓精神,从黑龙江不断由北向南冲击与挺进,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教学基地,冰雪画派成员现已遍布全国,正走向充满活力的历史新时期。
  二、冷文化理念和冷逸之美审美内涵的独特诠释
  画派是绘画流派的简称。顾名思义,冰雪画派是指在冷文化审美取向、审美情趣上有相同思想认知,对冰雪画审美内涵的核心——冷逸之美有相近的艺术见解,应用冰雪画的创作方法、绘画语言进行创作,具有异曲同工的冰雪画绘画风格的画家群体。冰雪画派是在于志学艺术思想不断深化下发展壮大的。在冰雪画派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已有了于志学的冰雪画样式和独立风格,已有了冰雪画的创作群体,但还未形成画派独立的冷文化美学体系,直到21世纪以后,冰雪画派才开始逐渐成熟。
  冰雪画派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于志学提出“冷文化” 的审美大概念。
  众所周知,于志学是冰雪画派的领军人物,是冰雪画派的“旗帜”,他不仅创造了一整套冰雪画绘画技法,还提出了一系列冰雪画派的理论主张,从而使理论和实践形成了完整体系。冰雪画派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冷文化” 这一大的文化概念之上。“冷文化”是2001年于志学提出的,“冷文化”定义应泛指人类面对寒冷的生态环境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历史悠久,领土面积辽阔,江河湖泊和高山平原把中国分成不同的自然地域,南北地理自然条件的巨大反差和历史演变等社会因素,形成了冷暖不同的文化特征和审美差异。于志学把这种由于气候感受不同而形成的寒冷的文化特征现象,概括总结为“冷文化”。其特点是粗犷、洪荒、奔放、豪迈的风格。冰雪画派是冷文化在美术领域的诠释表现,表现的是冰雪世界的壮阔之美、粗犷之美和崇高之美的审美境界。冷逸之美是冷文化美术审美内涵的核心。“冷”具有净化心灵、储存生命、凝固喧嚣、升华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国山水画追求逸格,这个“逸”同冰雪画中的“冷文化”审美特质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中国画崭新的审美内涵——冷逸之美。“冷文化” 概念的提出,说明了冰雪画派的立足点不仅仅是一个单纯表现区域自然特征的区域艺术流派,而是和整个人类大文化范畴和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艺术群体,应该视为冰雪画派成熟的标志之一。
  冰雪画派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二:于志学提出《冰雪画派宣言》。
  冰雪画派宣言是于志学为冰雪画派画家撰写的艺术主张、艺术行为和艺术立场的纲领性文件,是于志学经过长期酝酿形成的艺术思想火花,是冰雪画派行进的方向。熟悉、了解于志学的人都知道,于志学是一位极具使命感和创新意识的学理型画家。他出生在北国。他热爱北方这片美丽的土地,他以满腔的热情为北国风光立传。当他完成了这一目标,他又带领一批人从冰天雪地中走来。作为冰雪画派的旗手、号手和掌舵者, 他从画派诞生那一天起,就想到了任何一个事物必有兴起、繁荣、发展、衰退的客观规律。作为一个具有艺术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艺术家,他希望把自己的艺术理想和艺术形式流传下去,因此他结合自己几十年创作冰雪画的艺术实践,结合自己创建冰雪画派的前后经历,结合自己在对冷文化研究的理论思考,撰写出《冰雪画派宣言》,并最先发表在《冰雪画派》一书。《冰雪画派宣言》简洁深刻,朴素而富有哲理,涵盖量大,包容性强,充满理想主义的光辉,是于志学艺术思想的结晶。她由9个部分组成,但贯穿宣言的核心思想只有两点:1、冰雪大自然的伟大、崇高;2、人类的创造精神,这是于志学艺术思想的精髓。因此《冰雪画派宣言》的诞生,是于志学对自身冰雪画艺术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自己创建的冰雪画派提出的一个艺术纲领,是冰雪画派成熟的另一个标志。
  《冰雪画派》一书,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论证了冰雪画派兴起与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冰雪画派与历史和当代画派不同的三个主要特征:第1.有自己鲜明的“冷文化”艺术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审美主张,有自己的宣言、会徽、会歌;第2.有超越通常画派的地域性局限,遍布于华夏的东北、西北、中原、西南、东南;第3.有自身原创、独立的绘画语言系统——冰雪画矾墨语言。这种语言以表现冰雪画为突破,可以拓展到表现水墨所能表现的一切物象。在编写《冰雪画派》过程中,编者对画派的产生、开派人物及画派成员、美学思想、风格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对冰雪画派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其中涉及了几十位冰雪画派画家和冰雪山水、冰雪花鸟、冰雪人物作品。在某种角度上,是对冷文化理念影响下绘画体系的一个史实性的梳理。
  画派研究是中国美术史论中的重要课题。由于冰雪画派是一个新兴画派,而画派中的一些问题尚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故在编纂过程中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处,恳请同仁不吝赐教。我们相信,《冰雪画派》的出版,对当代美术史论在地方画派的研究方面将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fly]欢迎光临滴水草堂书画网[/fly]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