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鉴赏专家的“乌龙”说明了什么?

鉴赏专家的“乌龙”说明了什么?

鉴赏专家的“乌龙”说明了什么?

.

滴水草堂书画网(http://www.dsct.cn/

滴水草堂画廊(http://www.dscthl.cn/)立军编辑

.


        据“中国新闻网”的报道,5月7日,南京某某学院美术考古学某副教授宣称,他在台北圆山饭店男厕中发现一幅明代书法家王宠的扇面书法真迹,估计市值至少1万美元,暗讽圆山饭店不识货竟把名家真迹放在男厕。并说:“可用学术声誉担保,一定是真迹。”但事隔两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出来澄清,说真迹原作现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库房,并未流失民间。网上还登出了原作与印刷品的对照图,为了装饰的需要,挂在男厕中的复制品比真迹少了七行。一时舆论大哗,很多网友纷纷质疑这个所谓的“专家”的真实水平,因为此前他曾在央视2套的“鉴宝”栏目中充当“鉴赏专家”的角色。

.

  我不看好“鉴宝”栏目亦有些年头了,就是对他们的故弄玄虚感到厌倦。节目的套路已成定式,每当“经专家鉴定团评议后,一致认为该藏品值××万元!”然后下面一片掌声雷动,藏家喜笑颜开,主持人在旁帮腔,请藏家发表类似“获奖感言”的说辞。但有一次,某藏家自报价甚高,结果专家团给的“市场参考价”之低大大出乎他的心理预期,他脸上的表情顿时“晴转阴”,最后女主持人不得不尴尬地替他圆场,才不至于“镜头很难看”。想必这时候演播厅里大家都不自在。

  严肃的“鉴赏”搞成作秀,完全是电视台“收视率”惹的祸。相比央视,某些地方台更甚,北京台某著名影视人物主持“鉴赏”节目,对被“专家”判为“赝品”、“仿品”的陶瓷当场击碎!场面虽然痛快淋漓,但已经有些离谱,本来是修身养性的“鉴赏”被无端地罩上了几分武断和粗暴。场面虽然颇能惹来轻薄者的叫好声,却与“鉴赏”的真正意义背道而驰。不管怎么说,鉴赏的终极意义在于让普通人更多地了解古玩知识,提高眼力并进而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官窑瓷器历史上就那么多,高仿的“仿品”满足了普通老百姓的一部分收藏愿望,它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只要讲出真品和仿品的差别所在,长了知识,目的已经达到。大可不必拿到电视台用锤子敲为碎片的。当碎片落地的时候,我时常这样思忖:万一这些所谓的“专家”看走了眼,把真的也给敲掉了呢?那么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由谁来负责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才注意到,原来“专家”们都不是单兵作战的,他们抱成一团,美其名曰“专家组”、“专家团”。即使出了漏子,反正某个具体的个人也不承担完全责任。所以当那些“专家”在台上点评的时候,往往就“有了底气”,信口放言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往往那些“专家团”成员中,甲是陶瓷专家,乙是书画专家,丙是玉器专家,丁是家具专家……所谓“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一旦离开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和具体的鉴赏对象,真正的把握又有几分呢?

  “习惯成自然”,话语方式当然也不例外。这次南京的该老师宣称“可用学术声誉担保”云云,却贻笑于海峡彼岸。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平日里习惯于那种“我们认为”、“专家团一致认为”之类的话语模式之下的信口开河。但这次很不幸,单兵作战,文责自负,于是当年吹竽的故事就又鲜活地在现实的舞台上演了一遍。这正是:方便偏逢王履吉,堪怜真迹堕泥尘。寸光两眼难评辨,一扇千金竟替身。

  前辈鉴赏家的严谨态度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心存尊敬。当年文物出版社编纂《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卷帙浩繁,但诸如谢稚柳、启功、傅熹年、徐邦达等大鉴赏家,如有各家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文责自负,标注个人不同意见,而非像今天这样笼而统之地拿“专家组”来做挡箭牌。正是有了这种严谨求实的学风支撑,这套煌煌巨著今天仍然在书画鉴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

  当年主持殷墟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李济先生曾痛心地指出,几千年来中国人以“好古”闻名于世,但不幸的是这种“好古”实际上却是“毁古”!因为古董商的参与,一切以金钱的商业价值来权衡,而非从考古的科学价值来研究。他因此立下规矩,考古家不能同时是文物的收藏者。因为文物的收藏者很快就会成为古董商眼中的鱼肉,而一旦和“钱”结缘,真正与考古有关的“科学研究”就寿终正寝了,实际上“专家”、“学者”就和古董商一起成为“毁古”的罪人了。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开口不谈钱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少了,这次南艺的该老师宣称“可用学术声誉担保”的同时,也还不忘给这幅实际值50元的“王宠扇面真迹”印刷品估价“一万美元”。作为“美术考古学”专业的专家教授,重温一下当年李济先生的警语,当是大有裨益的。

TOP

发新话题